撰文:劉佩瓊 前港區人大代表
抗戰及反法西斯戰爭紀念閱兵首先就對當年先烈致敬,也對這場人類史上最大的人為慘劇中3500萬無辜犧牲同胞致哀; 日本政府連哀悼都試圖干預, 更是無人性的表現。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當年四萬萬同胞的勝利!
在中國近代史很長的歲月中,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的侵略蠺食終於奮起,團結一致抗敵。既有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勇士的視死如歸,隨後南京,長沙,漢口,昆明至重慶主戰場的壯烈奮戰;國共合作的統一抗日戰線,更從不同方面牽制日本的軍隊,這段歷史應予正面評價。特別在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在我國西南大後方與國際形成印緬戰線期間,十萬青年軍紛紛投筆從戎,接受軍事訓練,投入戰役。來自南洋及海南數以千計的機械工程隊共同守護西南補給運輸通道,軍民老幼共建成史迪威公路。其中惠通橋、騰沖的戰事猶為悲壯。今天騰沖的國殤墓園留下了這段歷史的證據。
1937年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是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國民政府及軍隊在主戰線及後方發揮極大的作用;中共的八路軍在敵後以遊擊戰術使日軍難以脫身;其間不少國共軍精誠合作,䇔了不少戰役,我們應該肯定及表揚這種團結精神對抗日戰爭的貢獻!
抗日戰爭的勝利,應該是國民團結一致、保家衛國的覺悟!當年四萬萬同胞的勝利!
抗戰勝利的受降就是內戰的開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至9月3日正式受降期間,國共內戰己啟動,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全國的解放。
中國在現代化歷史轉捩點的閱兵看中國軍事新發展
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驚人的成果,以世界第二大經濟迎來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當年中國軍事力量薄弱,在敵後的遊㩓隊更靠「小米加步槍」抗敵! 在經濟崛起的同時,我國的國防軍事力量己有飛躍式的䢖設及提升!2015年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提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保障。同時,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國防軍事改革經過十年的建設,今次閱兵展示了成果。
2015年中國國防軍事改革的重點主要集中在領導指揮體制、規模編成、政策制度、軍民融合等關鍵領域,中國特色現代軍事,提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準。具體改革重點︰
一、領導
1. 調整軍委總部:將原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調整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軍委後勤、軍委裝備等15個職能部門軍委機關由領導機關向工作機關轉變。
2. 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將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建立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提高聯合作戰指揮能力。
3. 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通過調整軍委機關職能,加強軍委對全軍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二、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優化軍兵種結構:加強海軍、空軍、火箭軍等戰略軍種建設,推動 軍種結構比例更加合理。
中國軍隊創立的武裝力量體系
2025年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既體現軍兵種特色,又展現一體化聯合。徒步方隊除了重點展示我軍改革重塑後的新的軍兵種結構佈局,還將展示更為完備的武裝力量體系,不僅有解放軍現役力量,還有武警、預備役、民兵等武裝力量,這就是具有我軍特色的「三結合」武裝力量體系。這體現了平戰結合、軍民融合的特點,其中現役部隊是骨幹力量,武警負責內衛任務,民兵則是群眾性武裝組織。
「4+4」軍兵種結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24年改革後形成的新型結構佈局,由4支軍種和4支兵種構成:
1. 4種軍種構成︰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作為獨立軍種,承擔不同作戰任務。
2. 4種兵種構成︰軍事航天部隊、網路空間部隊、資訊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作為新型兵種,負責特定領域 的作戰支持與後勤保障。
這一改革實現了軍兵種結構的優化與整合,增強了部隊的現代化作戰能力。
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總原則,五大戰區是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在軍委授權下可以指揮本戰區內的相關武裝力量。
這一變革的核心邏輯是:
1. 職能分離:戰區專司作戰指揮,軍種聚焦能力建設,實現「打仗」與「養兵」分離。
2. 合成化作戰:戰區整合陸、海、空、火箭軍等力量,構建「無人機、網路戰、太空支援」等新型作戰單元,適應資訊化戰爭需求。
3. 快速回應:九三閱兵展視了經過10年改革,縮短指揮鏈條,戰區可直接調動轄區內多軍種資源,應對突發威脅效率提升。
勵精圖治的中國國防軍事力量己不可同日而語!為閱兵突出一個新的主題:中國經過超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不但在經濟、創新科技上震驚世界,在國防軍事上也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傳達的訊息就是︰「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美國總統也對中國軍演理解為這是給美國看的;也是給那些唯美國馬首是瞻,例如日本、澳洲、菲律賓等國看的。特別在台灣䦒題上,那一國敢插手中國已覆蓋全球的武裝力量,對台灣島內的分裂分子更是絕不姑息。
九三閱兵的第三重意義
習主席在抗戰及反法西斯戰爭紀念閱兵講話一䦕始就點出︰ 閱兵就為了「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衞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警示我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人類生活在同一星球,應當同舟共濟、和睦相處。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守護世界和平安寧,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永遠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我們真誠希望各國都以史為鑑、以和為貴,共同推進世界現代化,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九三閱兵之前,習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並舉行系列活動。閱兵有數十個國際組織及國家領導人參加,主要是俄羅斯、朝鮮、東南亞、中亞及非洲等國家。歐美則缺席。這也反映了國際地緣政府的新格局。
很可惜國際社會從未關注80年前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東方大國如何飽受戰爭摧殘而未被屈服,為當時世界僅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閱兵不是為散播仇恨
這次閱兵活動中國己相當約制。當天文藝晚會《正義必勝》節目有五場︰
第一場「怒吼吧,黃河」中,情景表演《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情景歌舞《血染的白樺林》、舞蹈《殤》悲壯沉痛,朗誦與合唱《怒吼吧,黃河》慷慨激昂,表現了在中國共產黨號召和領導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者的英勇無畏。
第二場「紅星照耀中國」中,情景詩朗誦《這束光》、歌舞《延安!延安!》激情洋溢,情景表演《窯洞與戰壕》感人至深,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戰旗幟,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第三場「不可戰勝的力量」中,組舞與組歌《遍地烽火》、情景戲劇《永遠的番號》和男子群舞《血戰到底》氣吞山河,彰顯了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磅礡力量。
第四場「共同的黎明」中,舞蹈《乘風》、情景演唱《不朽的旋律》、歌曲《無名者勳章》凝重深情,謳歌了中國人民以巨大犧牲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第五場「正義永恆」中,情景對話《如你所願》情感真摯,儀式儀仗表演《守護正義》、領唱與合唱《勢不可擋》將演出推向高潮,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的壯闊氣象,昭示正義必勝的真理力量。尾聲環節,歌舞《命運與共》唱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合樂章。
各場表演重點是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者的英勇無畏,謳歌了中國人民以巨大犧牲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勝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中國人民珍愛和平、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期望;而不是追究和譴責侵略者。
2025年9月11日